照片下方,于雅樂用鉛筆寫的法文註解是,荷蘭人種的芒果樹(位於台灣府附近)。 我們先來分析于雅樂的記載是否可靠! 1.由於荷蘭人1624年來到台灣,1662年離開台灣,假設這張照片是在1865年-1875年這段時間拍攝的,則樹齡約在203年至251年之間,看這芒果樹這麼粗,基本上符合描述。 2.芒果樹種得很整齊,確實有歐洲風格,我認為于雅樂的記載可靠,只不過,台灣府的附近,就比較難定義,再加上沒有遠景,只是一片樹林,多年來一直無法推測是在哪裡拍攝, 直到......2024年11月5-6日去高雄及台南旅遊,事情有了轉折,我先描述前一天(5日)我去高雄的事,再來談這張照片。Edited by bill on 16-January-2025 at 6:08pm__________________站長...澎湖~真是貝類的天堂
再加上必麒麟是引用于雅樂的資料,我們去比對于雅樂在法國國家圖書館的照片下方也是備註:台灣府的城牆。
因此,早期這張照片都被認為是台南的小北門,然而,城內並無高樓,如何能拍出這樣高視角的照片?我長年一直有著疑惑,直到...
有一天,我在翻閱「彩繪福爾摩沙探險島:19世紀臺灣的歷史色彩」這本書時,作者說這是左營舊城的北門, 我才晃然大悟,左營舊城內確實有一座龜山位於北門旁,高視角的照片就是從半山腰往下拍的,終於解開我多年的疑惑。 於是我趁來南部旅遊,順便到左營舊城逛一逛,先在高鐵左營站租了摩托車,一路靠導航來到這舊城的北門, 一進城內發現道路兩旁皆是低矮平房,很難想像這是200年前的鳳山縣的縣治所在地。 Edited by bill on 21-February-2025 at 12:11am__________________站長...澎湖~真是貝類的天堂
於是我問老闆為什麼取名檨仔林,她說古時候這裡是一片芒果樹林,我心中馬上浮現出這張照片,該不會就在這裡吧。 __________________站長...澎湖~真是貝類的天堂
拍完檨仔林的照片,當天rumphii剛好休假,我就去找rumphii聊天,順便去看台灣拍的第一張照片的歷史場景。 Edited by bill on 20-January-2025 at 10:53am__________________站長...澎湖~真是貝類的天堂
古照片中的地點是在哪一個檨仔林?我們從幾個證據可以推測: 一、芒果樹林的排列方式:西港檨仔林的芒果樹被栽種成圓形,內外共有3層,與照片中的兩排不同。 二、于雅樂註記的「台灣府」可能是指「臺灣道署」,當年的最高行政機關辦公場所,就是現在的台南市中西區永福國民小學,離台南美術館二館僅有二百多公尺,完全符合「附近」的描述。 以上兩個證據,皆指向台南美術館二館的檨仔林才是照片中的地點,還有第三個證據,更為有趣。 三、照片有3堆落葉被掃集的痕跡,代表這附近的人口不少,有人在整理這片樹林, 這個芒果樹林有人走的路徑(紅點所示),且來自樹林的各角落,代表這附近居民不僅多,而且似乎把它當作公園。 這是在最熱鬧的城區才有可能的現象,鄉下溪邊的芒果樹林不太可能有人掃地,因此,我認為照片的地點就是在台南美術館二館。
有趣的是,在臺灣歷史博物館典藏網也有收藏這張照片,上面寫的地點又是另一個地名Tsoau-choo-lee, 不知老台南人有沒有聽過Tsoau-choo-lee這樣的地名? 圖片來源: 臺灣歷史博物館典藏網Edited by bill on 14-February-2025 at 8:59am__________________站長...澎湖~真是貝類的天堂
再說,當年在台南的西洋人,也沒多少,說不定也有可能就是這幾張照片的其中一人。 __________________站長...澎湖~真是貝類的天堂
為了證明這張照片不在旗後山,我們參考另一位攝影家:約翰湯姆生(John Thomson)在1871年所拍的照片,比對一下, 當年,約翰湯姆生從旗後往哨船頭拍,可以看到山上的英國領事館官邸還沒蓋(建於1879年)。 資料來源: wellcome collection__________________站長...澎湖~真是貝類的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