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 28-September-2011 at 11:25am | IP Logged
|
|
|
Neripteron屬的殼 目前已知在台灣有9種 分佈的棲地與環境 幾乎在紅樹林和汽水區 只有少數棲息在溪流中下游的純淡水區域
本屬主要的特徵如下:
口蓋外緣帶邊為透明紅褐色 , 口蓋表面平滑無顆粒 , 顏色為黑色間或有肉色雲彩斑
(口蓋正面照)

1. 殼表縱肋橫肋交錯 形成細微格子狀 呈現削光感覺
1a.殼皮顏色 橄欖綠 沒有黑色花紋 格狀肋不明顯 較為光滑
內唇滑層 灰黃色 淡色內唇微齒
成貝殼口約達體長的100% 甚至超過兩側向後拉長 如兩邊長出耳朵般 殼口外形如拋物線
外唇無齒 且殼薄可透光
成貝 : (照片候補)
幼貝 : 11 mm
 
大溪地蜑螺 Neripteron taitense (Lesson, 1831)(棲息於淡水溪流中.下游 深水扁平石塊或沉木底部)
1b.殼皮顏色 橄欖綠 沒有黑色花紋 體層橫肋突出 螺溝明顯
內唇滑層 灰黃色 淡色明顯內唇齒7-8枚
外唇無齒 殼薄可透光 但是殻口緣內側肥厚
成貝 : 16mm
 
螺紋蜑螺Neripteron spirale (Reeve, 1856) (棲息於淡水溪流汽水區 退潮可現的扁平石塊底部)
1c.殼皮顏色 橄欖綠 有黑色花紋
殼表縱肋突出 橫向螺溝切割縱肋 交錯所形成格子狀較疏且縱肋間較深 所以殼表感覺較有顆粒狀
內唇滑層有細微顆粒狀 顏色灰黃色 內唇齒不甚明顯
成貝 : (標本待尋)
幼貝 : (照片候補)
網目蜑螺 Neripteron asperulatum (Recluz, 1842) (棲息於淡水溪流中.下游 深水扁平石塊或沉木底部)
1d.殼表細微縱肋 顏色為紫黑色底 滿佈白色三角花紋………….. 2
2a. 殼口約佔體長的90-100% 殼口兩側向後拉長 如兩邊長出耳朵般 殼口下緣平直
內唇滑層黑或是灰白色 淡色內唇微齒
成貝 : 17mm
 
雙耳蜑螺 Neripteron auriculatum (Lamarck, 1816) (棲息於河口紅樹林區內 轉石形成的水漥 大型成貝會躲在較深的水漥中 )
2b. 殼口約佔體長的95-100% 殼口呈現正橢圓形且內凹
淡色內唇微齒 內唇滑層顏色為亮棕色 小型殼
成貝 : (照片候補)
Neripteron subauriculatum (Recluz, 1843) (棲息於河口紅樹林區內 沉木下的水漥)
2c. 殼口約佔體長的75-80% 殼口呈現蛋形 顏色為黑或是灰白色 淡色內唇微齒 殼口緣有一圈淺色帶
成貝 1 : 14.5mm
 
成貝 2 : 12mm
 
小寬口蜑螺Neripteron cornucopia (Benson, 1836) (棲息於河口紅樹林區內 轉石形成的水漥 大型成貝會躲在較深的水漥中 )
2d. 殼形類似小寬口蜑螺 但是滑層紅或是肉色
成貝尺寸較大 可長到25mm以上
成貝 : 19.5mm(此標本產自中國廣東珠江口)
 
寬口蜑螺Neripteron violaceum (Gmelin, 1791) (棲息於河口汽水區 退潮可現轉石形成的水漥 大型成貝會躲在較深的水漥中 )
2e. 殼表顏色 白黃色底 滿佈黑色三角花紋 殼表光滑無肋………….. 3
3a. 殼表顏色 白黃色 滿佈紫黑色三角花紋
殼口(外唇與內唇與內唇滑層) 橙,灰,棕色
胎殼與初級螺層內陷且顏色為橘色
內唇齒 4-5枚 菲律賓產標本齒數較多 約9-10枚
成貝 : 11mm
 
成貝 2 : 11.5mm
 
火之島蜑螺 Neripteron siquijorense (Recluz, 1844) (棲息於河口汽水區 退潮可現轉石形成的水漥)
3b. 殼口(外唇與內唇與內唇滑層)白色
口蓋非黑即白 口蓋核為白色
為廣鹽性的殼 大多分布在海蝕平台上有淡水注入的小海溝中
成貝 1 : 13mm
 
成貝 2 : 10mm

賓森氏蜑螺Neripteron bensoni (Recluz, 1850) (只分布在鹽分較高的海蝕平台潮間帶上)
Edited by frank hu on 06-November-2012 at 12:33a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