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年會有二枚番紅花芋螺是貝友捐出來在義賣其中一枚大的尺寸57mm算是這種芋螺大型的了品相好尺寸大的市價大約要數千元可惜內側靠殼口處有一小塊造假染色痕跡芋螺常看到的造假痕跡有幾種其中一種是特定部位染色或者畫線條花紋之類但這類型造假手法可看出破綻的關鍵檢查方式是...造假者無法仿造出覆滿芋螺表面的縱橫細刻紋芋螺表面乍看起來很光滑其實細看這種刻紋在許多芋螺表面都能發現只要表面被磨過或添加上不屬於原來應有的成分(如顏料或圖案)這種細刻紋就會被蓋住不見只要將同一枚細紋反光的程度互相比較若出現異常黯淡或不同光澤就是屬於造假的這種天然刻紋到目前還沒有技術仿造出來要造出完全接近的表面恐怕不敷成本因此一般貝殼粗製濫造的居多比起高古古董的仿造技術常讓資深老手看走眼芋螺造假大概只算是普通工匠的水準造假水平還稱不上藝術家求好心細的程度雖然是這枚大番紅花是加工過的因為尺寸大而底標價又只有500(得標價850)所以最後還是帶回家成為第四枚番紅花收藏了
原來番紅花芋螺這麼漂亮,不過芋螺研究起來並不簡單,鑑種難度頗高,就像下面這顆,到目前為止,我也還不知道叫什麼
本芋螺來自南方澳的漁船,只有2cm,死殼,的確有一點像玉帶,但與我所收集的玉帶又不太像,所以只好請教專家
/~bill/shell/芋螺超科/芋螺/不明芋螺1/intro.htm
玉帶的殼頂有白斑水管處焦黑色有時有顆粒這枚看不出來有上述特徵雖然白斑似乎分成上下二段但又互相獨立並無連續也跟玉帶不太像但台灣水域目前產的芋螺跟它最接近的勉強來看是玉帶較接近芋螺專書裡也找不出類似花紋的(有一種有點像但產地不太符合)既然是台灣漁船撈回來的(同時跟它撈獲的其他種類是海底深度的重要佐證)應該有價值繼續去探究雖然幼貝(如果是的話)與死殼比較難在發表新種時被信服但說不定它將來的新名字就是....黃氏芋螺Conus whangi....也說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