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 13-October-2003 at 1:31am | IP Logged
|
|
|
作者 bill (黃祈雄) 信區 Shell 標題 朱簡源浸淫貝殼畫創作 動物花鳥栩栩如生 時間 Wed Apr 02 02:36:44 2003 ───────────────────────────────────────?
朱簡源浸淫貝殼畫創作 動物花鳥栩栩如生 (中央社記者黃旭昇台北縣十八日電)對服務於台灣鐵路局二十年,駕駛自強號列 車在西部縱貫線風馳電掣的司機員朱簡源而言,最神氣的不是開火車的威風,而 是浸淫在貝殼畫的創作天地。他的細膩巧手,利用細小一公厘的貝殼為素材作畫 ,絲毫不含糊,只要稍一不慎就前功盡棄,為了蒐集創作的貝殼,已經全國走透 透。
家鄉在宜蘭縣頭城鎮大溪的朱簡源,現在以「朱爻」為名創作,從小就與大海接 觸,二十二歲在綠島服務的時候,偶然的機會發現綠島的迷你貝殼適合作畫,從 此結下不解之緣,並利用閒暇時間穿短褲、戴蛙鏡到大海裡及沙灘尋找貝殼來作 畫。
這樣的創作歲月一晃就是二十八年,比起他在台鐵服務的歲月還要久。尤其,在 台灣,利用天然貝殼的色澤、形狀,不經過染色與切割,以貝殼取代畫筆、雕刻 刀與顏料,這樣的藝術創作相當罕見,由於創作一幅畫需要相當的耐心與細心, 又要融合美學、泳技,目前也沒有人願意學習,所以,朱簡源戲稱這樣的創作可 說是「空前絕後」。
走進台北縣板橋市朱簡源的工作室,可以看見朱簡源利用各式貝殼創作的畫,多 以花鳥、動物為題材,包括「飛龍在天」的蟠龍、「威鎮山河」的老虎等等,形 狀立體加上顏色幾近真實的圖畫,栩栩如生,不禁讓人覺得虎虎生風。
在海島國家如菲律賓、琉球,以及中國大陸,都有人利用貝殼創作,但是,都是 經過切割與加工,依照需要的圖案拼貼,類似朱簡源一樣,以同樣種類的貝殼, 顧及同樣的顏色與形狀作畫,在台灣無人出其右,雖然他很想與同好切磋技藝, 但總有「高處不勝寒」的感慨。
創作的過程總是寂寞的,尤其,要在絨布上面黏貼貝殼,所有的構圖都在腦中, 也無法打草稿,而且,只要一個錯誤,作品就得重新來過,因此,每一個動作都 要步步為營,他說,「一萬個貝殼創作一幅老虎畫,就要有一萬個不後悔」。
作畫雖難,要蒐集貝殼更難,為了尋找大大小小、各種顏色的貝殼,朱簡源在妻 子吳美月的支持下,幾乎走遍了台灣與離島的海岸線,因為地域與季節的不同, 加上貝殼遭海水沖刷時間的長短不同,要蒐集同樣大小、同樣顏色的貝殼相當不 容易,但是,愛貝殼成癡的朱簡源在老家存放一大倉庫的貝殼,甚至委託朋友從 菲律賓蒐集細小只有一公厘長的迷你貝。他的創作自行摸索,自成一格,但是, 已經死了的貝類,經過朱簡源的巧手,又在舞鶴、飛龍、猛虎的圖案中活過來, 賦予新的生命。他說,這樣的創作不為成名,只是一種興趣,但是,也很願意與 大家分享創作過程的喜悅。
中央社 2003-2-18 17:47 -- 台灣貝類圖鑑網站 http://go.to/seashell http://dive.to/shell http://w3.to/seashell
-- ※ 來源:•台灣貝類圖鑑 BBS 站 qa.adsldns.org• ※ [FROM: 210.85.16.133]
__________________ 站長 ...澎湖~真是貝類的天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