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圖這個怪怪的殼是1984年國中一年級時跟野柳風景區裡頭的小販阿婆買的臉盆裡亂七糟的殼中這種只有一隻阿婆在海邊石頭蹲了一天要回家煮飯了只賣20塊多年來一直不懂它的名字(當初連哪一科也不確定)好幾年後問了玉市貝商也不知道直到買了藍先生寫的外文圖鑑才查出名字再經過他本人的鑑定證實老人家訂名為索馬利亞拳螺產地來自遙遠的東非索馬利亞(紅牡丹的故鄉)標本殼高約10公分,很粗重摔不壞書中說1985年台灣遠洋漁船首先撈獲3年後1988年被二個阿度拉聯名命名為新種但看來略早於1985年以前已有台灣漁船零星撈獲而且還流落在觀光區小販的臉盆裡但當時沒人知道它是新發現的物種一段因緣見證台灣早期遠洋漁業盛況昔日集貝天堂野柳是很多收藏早的貝友必然朝聖之地整條小街露天搭帳篷賣貝殼的攤商及風景區內的小販阿婆們熱鬧非凡在大太陽下普通觀光貝及來自印度洋和澳洲的標本貝都可以任君挑選連還很年輕的啞巴先生也直接在觀光街內擺攤賣各式花仙螺及名貴寶螺面對今日野柳的蕭條沒落除了賣吃的外,貝殼攤位驟減而品質平凡令人不勝欷歔不知前輩們有沒有經歷過二三十年前野柳那段美好時光可以為來不及恭逢其盛的我們來分享呢
大約是同那個時期,我也買了一個,記得才200元。108.9mm。圖如下:
這顆大勝利芋螺也是十幾年前在野柳路邊攤地上籃子挑的.不過售價150元。殼高42mm.
找到了.殼高99mm.印象中在旗津買的.當時賣家感覺貝殼不怎麼樣.好像花幾十元買的.
不大對勁...
難道你也有
真可惜,未恭逢其時,我開始到野柳找貝殼時盛況早已不再(2000~2002).當時隆順已經沒有再進貨.所以沒有蒐到什麼特殊的殼,只有檢過一隻131mm,台灣產的毛髮螺,及70mm的Conus equestris.不過,記得有一段時間,可以在旁邊市集內的藝品店以極低的價格買到Cymbiola innexa,顯見當時附近的商家可能進了不少印尼貝.搞不好就有貝友曾經遇過金口渦螺(Cymbiola chrysostoma)也不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