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uthor) |
|
SWEETDR945 高級會員
註冊(Joined): 07-December-2005 所在地國家(Location): Taiwan 文章數(Posts): 2392
|
發表於: 23-January-2024 at 12:57pm | IP Logged
|
|
|
Metula sansalvador Huang, Lin, Chu & Huang, 2024
聖薩爾瓦多布紋螺
1626年,西班牙人在今和平島建立Fort San Salvador,成為基隆市的開端.
模式產地,基隆. 種名獻給基隆建城398年.
__________________ 棘鱗婆娑小世界,色雕一體大自然.
|
回到本頁最上面 |
|
|
bill Admin Group
站長
註冊(Joined): 25-January-2003 所在地國家(Location): Taiwan 文章數(Posts): 14271
|
發表於: 23-January-2024 at 2:22pm | IP Logged
|
|
|
請教黃醫師:千旺布紋螺、噶瑪蘭布紋螺、短筆布紋螺,這3種長得很類似,如何一招斃命?
__________________ 站長...澎湖~真是貝類的天堂
|
回到本頁最上面 |
|
|
kkkk 沈默會員
註冊(Joined): 25-September-2005 文章數(Posts): 18
|
發表於: 24-January-2024 at 9:53am | IP Logged
|
|
|
用眼學一招斃命 難以讓人信服
|
回到本頁最上面 |
|
|
SWEETDR945 高級會員
註冊(Joined): 07-December-2005 所在地國家(Location): Taiwan 文章數(Posts): 2392
|
發表於: 24-January-2024 at 6:21pm | IP Logged
|
|
|
與其說一槍斃命,不如說說我怎麼處理這一堆殼.
前年七月份到巴黎MNHN與一堆國際貝友參加Mitriform Workshop,上個月,整體的Phylogenetic tree已經完成.
材料用了將近一萬個標本與生物學資料.
我體會到過去傳統方式以殼特徵來作為種與種之間的區分,經得起分子生物學的檢測,筆螺科,蛹筆螺科種的區別,是可以用殼特徵來區別.
同樣屬於Neogastropoda的Buccinoidea, 2021就處理完成,種的區分也經得起分子生物學的檢測.
只是Buccinoidea底下的布紋螺科,殼特徵的複雜性比Mitroidea及Turbinelloidea多得多
台灣紀錄的Metula sulcata Zhang, Zhang & Zhang, 2016
我將台灣殼與正模式擺在一起,讓大家來比較.
有了台灣殼,就可以解析這個物種的殼胚特徵到體殼層肋的數量,特性與分生順序及肋間隙地特性.
台灣紀錄的Metula tumida (Ma & Zhang, 2000)
原始文獻的敘述與圖檔,無法給我足夠的訊息.
我是由主觀認定這組殼是Metula tumida,再去解析這個物種的殼胚特徵到體殼層肋的數量,特性與分生順序及肋間隙地特性,與近似物種當比較.
__________________ 棘鱗婆娑小世界,色雕一體大自然.
|
回到本頁最上面 |
|
|
SWEETDR945 高級會員
註冊(Joined): 07-December-2005 所在地國家(Location): Taiwan 文章數(Posts): 2392
|
發表於: 24-January-2024 at 6:23pm | IP Logged
|
|
|
我也將只分布於菲律賓與蘇拉威西的Metula eureka Huang & Lin, 2019列入殼特徵的討論,證明台灣沒有Metula eureka.
這篇文章的每一個物種,完整或不完整,都做過殼特徵的分析,相同的才會放在同一組.
所以Metula paohani 用了兩個圖版,將完整或不完整的模式殼都放進來,提供給各位先進比較.
__________________ 棘鱗婆娑小世界,色雕一體大自然.
|
回到本頁最上面 |
|
|
SWEETDR945 高級會員
註冊(Joined): 07-December-2005 所在地國家(Location): Taiwan 文章數(Posts): 2392
|
發表於: 24-January-2024 at 6:30pm | IP Logged
|
|
|
噶瑪蘭布紋螺
第一體層,3 adapical infrasutural cords 大 +7 primary cords 小
短筆布紋螺
第一體層,4 adapical infrasutural cords +4 primary cords 一樣大小
千旺布紋螺
第一體層,2 adapical infrasutural cords 大 +6 primary cords 小
綠色大箭頭是adapical infrasutural cords derived whorl 及 primary cords derived whorl 的界線,三種殼的比率都不同.
次生肋分生的順序自己看.
噶瑪蘭布紋螺的1st adapical infrasutural cord 會與 adapical accessory cord 結合成double twisted band (粉紅箭頭).
三組殼的縫合深度,縫合梯距都不同.
三組殼的殼形也不同,請自己體會.
__________________ 棘鱗婆娑小世界,色雕一體大自然.
|
回到本頁最上面 |
|
|
Orge1968 無聲會員
註冊(Joined): 07-February-2024 文章數(Posts): 4
|
發表於: 11-January-2025 at 5:39am | IP Logged
|
|
|
SWEETDR945 wrote:
在銘輝兄,崇偉兄與站長的共同策劃與努力,
加上孫思魯,陳景林,李峙曄,高慧英等資深前輩的提供收藏,
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提供化石館藏,
我們完成了臺灣近海布紋螺科Metula屬物種彙整.
|
|
|
感謝各位前輩和站長的辛勤努力,能夠完成臺灣近海布紋螺科Metula屬物種的彙整,真是令人敬佩!這樣的成果對於自然科學研究和教育都有著深遠的意義,真的很期待能看到更多相關的研究分享。
另外,最近我開始對遊戲Counter-Strike產生了興趣,尤其是開箱系統。最近常常到 CS2造型 開箱,獲得一些很酷的武器皮膚,讓遊戲過程更加有趣。如果你們也喜歡這款遊戲,不妨一起交流交流!
|
回到本頁最上面 |
|
|
|
|